当我们去回收红外相机时,一路上会发生什么?

首页    当我们去回收红外相机时,一路上会发生什么?

      

前言 | 北林-陆桥科研团队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门源片区的春季雪豹调查监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有幸中途加入前线的陆桥小编切身体会到了野外调查人员的硬核日常,这是单凭以往传回的照片视频旁观脑补绝无法想象的艰辛,顶风冒雪坚持不懈,致敬野保人!
          
顶风冒雪出发!
     
从望见一小群岩羊开始,我们四人兵分两路。
  
照片中有几只岩羊?
   
当时远远望到发现是岩羊的体貌特征还不敢确定,犹疑想着莫非是自己没见过的某种家畜?刻板印象里下意识觉得野生动物不会离人类的路这么近。显然,“不要以人类社会的经验来揣度自然的意志”,无论事前了解多少理论,都不及此时此刻的亲眼目睹。保持谦卑,不要给思想设限,细细感受,这算是我的一次小洗礼。
  
雪晗一璇“双xuan”小分队出发(雪晗念快了会很“璇”) 
   
环节一 涉冰水
    
早就听说过河/溪是野保路上一道坎,而迈出第一步就遇到我也是没想到,让难度循序渐进徐徐图之什么的果然只是美好的想当然。现实说来就来,不会给人准备的机会,哪怕你是24k纯新手菜鸟。
   
作为“平地崴脚星人”勤奋地沿水观察找路
   
成功找到一座小桥,然而那半片铁皮桥非常不稳,最后还是滑了鞋,失了一足,不过真的沾了水反而坦然了
  
环节二 爬雪坡
  
领队余博爬雪坡中
   
涉完水稍走一段即被一道雪坡横立跟前。这是一道类似水坝的结构,积雪平整光滑,从未被活物涉足。当我踩上去的第一步,就不由自主地俯伏,双手直直插入雪中。此后每一步都是未知,不下滑是最大的心愿。然事与愿违,“上爬一步下滑两步”才是常态,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真能爬到头。
   
开启双手双脚四驱模式,爬雪坡的小编本编
  
环节三 爬坡爬坡,持续地爬坡
    
初始的灌木丛区坡度最缓和,但触脚绵软,早已被人造硬质路面驯化的脚小心翼翼地试探着,真切感受着无时无刻不在调节的重心。在平地上习以为常到忽略的本能(即重心自动微调),在此时显得格外放大,仿佛有沉睡的感官被唤醒专注于转播着这具人体内部环环相扣的“齿轮”运转实况。
  
余博正在用望远镜辨认这时小编心情体力都可,时刻注意着潜在宣传的点)
  
渐升渐深,时不时有新的风雪迎面扑来。旁边的沟中有岩羊踏过的足印,沿途的一处石壁有雪豹留下的尿迹,标记稍微有些风干,但仔细嗅闻仍能察觉清晰的骚味,是猫科特有的style没错了。
    
深深浅浅的岩羊足印
  
雪豹尿迹,闻之气味非常猫科
  ‍‍
覆盖积雪的石头各种滑不溜脚,有时明明确认了踩感坚实,再一用力就忽然脚下一空,雪扑簌簌落,交错堆积的石块也“警告式地”开始摇晃,忍不住脑补起自己脚一滑一鼻子撞在石头上的景象。
 
剔透冰棱柱小风景,观之有助于恢复精力值
 
当听说离目标定位还有四百米时真令人欣慰,然而在平地上不过是一圈操场的距离硬是挪了许久,实践出真知,对高度和重力的关系认识从未如此明晰过。
 
环节四 相机!相机!
   
积雪越来越厚,众多石块几乎被埋没,倒是相对容易分辨是“根深蒂固”的大石头还是浅显易“动”的小石块了,从而巴上去借力。而积雪则是越发地令人无奈,一脚下去非要给来个贴心全包,齐膝已经是毛毛雨了,齐腰才是它们的“追求”。
  
余博在雪中跋涉
  
跟着GPS导航在雪里(字面意义的里面)绕圈寻找,半晌依然入目皆雪,真 · 拔(抬)剑(头)四顾心茫然,忍不住担忧起倘若相机已被雪覆盖,我们要从哪个点开挖......
  
一开始会欢快喊着“雪!”的我已经不再想吃冰淇淋了
 
“相机在这里!”余博一声呼喊,我抬头望着那个方向,在雪中摇摇欲坠的重心忽然就控制住了,拔脚就开动,有的雪深处干脆就直接破雪往前挤,当然多数时候是挤不动的,只好老老实实高抬腿一个坑一个坑地过来。抽空还警惕了下在无限接近相机的关键时刻可不能哪一步不稳当直接滑到底下去,重新爬一遍就悲催了。
 
摘下手套,仔细维护相机的余博
  
跋涉千里只为你——相机君!
  
此时太阳洒出来了一小点儿
 
环节五 归去的路
    
回收好记忆卡,调试好相机,就可以离开了。上山容易下山难,即使是用滑的。正坐着滑,侧卧着滑,好不容易直立行走没两步又倏地滑倒就直接顺势而滑,风很冷,雪很凉,还有往腰里手套口灌的,但也顾不得,天色有些晚了,尽快下完才好。间或夹杂着以倒退的方式爬下岩石区。
 
覆盖积雪的石头之滑,已放弃直立行走,解锁下山滑雪新姿势。初始滑得很新奇,后来就盯着下方的雪一心赶路想着还有多远。
 
周围一派安静,除了风声摇曳着落雪,偶有树枝弹响声,就迅速半警惕半好奇地环视一圈,并心情复杂既期待遇到一个野生猫科又发怵“我大概率打不过它”,抽冷子咬一口也麻烦呀,然后思维发散联想起狂犬疫苗需要打几针。
 
偶有树枝弹响声,就迅速半警惕半好奇地环视一圈
   
光线暗了又暗,黑夜的帷幕以无可辩驳的姿态覆盖了天空和大地,开启手机内置电筒,我越发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路。终于爬回大路开始找车,车停得并不隐蔽,但在漆黑一片中就如同隐形。满天繁星点点,是城市里不曾见过的景象,但手指已经冻僵难以如意点拍摄,就只印在脑海里。
 
最后一道关卡,横亘的湍急溪流,极低的能见度,找不及合适的过路石,心一横下水
  

后记 | 晚九点余,和另一分队汇合,她们的路线也是白雪皑皑,四顾茫然,还意外遇到手机电量被冻光,只能凭记忆来去的艰难情况。

  

登顶双人组(上雪晗,下一璇)
      
她们遇到了一、大、群岩羊!
   

和这些长期驻守野外的队友再一交流,对我来说已实属硬核的体感实际上还远远称不上高难度,更艰苦奋斗跋涉危险的路线比比皆是,包括更高的海拔(这次是三千八,都还没到四千)、更厚的积雪、更险峻的嶙峋峭壁、更长的攀爬距离、更久的攀爬时间......用行内的话来说就是足以“走到自闭走到抑郁”,活脱脱在人体负面情绪之极限的边缘反复挑战。不亲自经历一次,以往对前线传回的工作照与视频的理解基本上就是雾里看花。衷心期望每一位野保人都能顺利出发,平安归来。

 

 

 素材拍摄|调查小队全队

 

彩  蛋

 

来自相机君的惊喜——拍到了雪豹!

 

©陆桥生态中心

     

 本文来自陆桥,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

xiaoyin.wang@eco-bridgecontinental.org

         

  

延伸阅读

 

本次硬核发生在讨拉沟管护站,这个地方的故事还有很多☟☟☟戳图跳转资深铁膝•双足各锤击贺兰山15万次•雪晗的野外日记

    

戳视频观看☟☟☟ #爬雪山过滑石涉冰河#门源讨拉沟雪豹调查 

     

   

 

      

     
    
加入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
猛戳下图看详细内容,或直接点击页面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北京市海淀区陆桥生态中心Eco-Bridge Continental, EBC)是我国本土生态环保机构,目前主要集中于雪豹、豹、猞猁等中大型猫科动物和亚洲象等陆地旗舰物种保护问题;同时还关注生物多样性监测、社区保护、自然教育和生态康养等领域发展。项目地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海南岛以及西南边陲地区。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与研究地域的扩大,欢迎更多有共同志趣的伙伴加入我们!
  
长按扫码关注EBC,让我们携手同行!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志愿者